張爽 中國北京, 1965
張爽1965年出生於中國北京,其父親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暨著名國畫家張憑。張爽自小跟從父親學習繪畫,並入讀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學。1989年,她於中央美術學院取得藝術學士(中國國畫)學位後,前往日本多摩美術大學及東京藝術大學深造,並於1996年取得藝術碩士(日本畫)學位。
張爽自2003年起於美國定居。她的作品在中國、日本和美國三地多個畫廊與博物館中展出。其中個展包括香港世界畫廊(Galerie du Monde)(2015年、2019年)、NanHai Art(2017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16年)、The Performance Art Institute(2010年)、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2010年)、中國美術館(2004年)、台北藝術文化中心(2004年)及東京Journal Gallery(1997年)。
張爽曾獲選史丹福大學藝術家駐留計劃(2016年)、Joan Mitchell 基金會獎學金(2014年)及Fleishhacker Foundation Eureka Fellowship Program(2013年及2016年)提名,並於2010年獲舊金山中華文化基金會頒發「鮮銳」年度卓越藝術家獎。她的部分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北京)及Tan Shin Fine Arts Museum(東京)納入收藏。
-
0-Viewpoint-2-13 0-視點-2-13, 2010
-
0-Viewpoint-2-8 0-視點-2-8, 2010
-
0-Viewpoint-3-1 0-視點-3-1, 2010
-
0-Viewpoint-3-11 0-視點-3-11, 2011
-
0-Viewpoint-3-14 0-視點-3-14, 2014
-
0-Viewpoint-3-41 0-視點-3-41, 2014
-
0-Viewpoint-7-2 0-視點-7-2, 2015
-
0-Viewpoint-7-3 0-視點-7-3, 2015
-
Untitled 07-08 無題07-08, 2018
-
Untitled 無題 01, 2018
-
Untitled 無題 09, 2018
-
Untitled 無題 13, 2018
-
群展「逆形」
策展人:鄭家醇 2022年6月16日 - 8月13日世界畫廊欣然呈獻由鄭家醇策展的群展「逆形」。與其他凸顯性少眾「驕傲」和「能見度」為題的同志藝術展覽不同,「逆形」聚焦探究當代同性戀文化邁向主流的背後代價。展覽挑戰「異性戀正常化」(Heteronormativity)的慾望邏輯現代同性戀身分認同的同質模型,並提出讓觀眾徹底重新想像酷兒歷史、主體性和未來的多樣另類思維。策展人邀請來自八個國家、現居於七個國家的十一位本地及國際藝術家參與展覽,其中過半藝術家首次於亞洲或香港亮相。 展覽的英文標題的靈感源自於西洋占星學,指涉天文現象「行星逆行」,即代表異於尋常甚或是挑戰常態的軌跡。逆行的行星改變運動的路徑,背離主要軌道,如探索者般尋找正常軌道以外的世界。展覽中文譯名則選取與「逆行」國語讀音相近的詞彙「逆形」,意即「叛逆的形跡」。展覽藝術家探討和理解酷兒族群在現代化下的潛在擔憂,在宏大敘事之外推測酷兒的主體性,並視「酷兒」為匯集後結構、後現代、後殖民和「後父權制」的方法論,從而真正地展現「酷兒」的政治潛能。 Ivana Bašić(1986 年生於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的雕塑視將蝶蛹視為將人類從任何身分政治和人類存在論中解放的可能性。藝術家的作品指涉昆蟲變異的過程從內轉化身體,體現酷兒實踐如何能夠打破往內打破主體性的限制。可將人類從任何身份認同政治和人類存在論中解放的可能性,Bašić通過昆蟲變異的過程,從內在改變身體,體現酷兒如何打破主體性的限制。 范加(1990 年生於加拿大士嘉堡)注入荷爾蒙的雕塑透過操縱科學和生物技術並置人工與天然,批判家庭結構和親密關係的建構,顛覆人類親密感的固有概念。 Dew Kim(1985 年生於韓國首爾)的影片和雕塑關注 BDSM社群的禁欲訓練如何讓實踐者摒棄性器官所帶來的性興奮和色情化肛門器官,從而轉移和擴大性慾。藝術家的作品解構符旨身體和創造一個超越菲勒斯中心主義的性語言。 莫育權(1987 年生於香港)的攝影作品揭示男同性戀者如何借助現代科技於夜間在公共尋歡地點尋覓性伴,並藉此重奪使用被新自由主義和私有化影響的香港公共空間的話語權。 Naraphat Sakarthornsap(1991 年生於泰國曼谷)在他位於曼谷的公寓中的不同位置就地拍攝,透過獨特花藝和運用不同花卉象徵揭示酷兒無處不在一直存在於社會的事實。 曾建穎 (1991 年生於台灣南投)融合東方繪畫技巧和西方藝術風格,探索社會性規訓和生命政治控制。他的畫作引領觀眾反芻思考歷史和宏大敘事如何責備和逼害「逆行」的酷兒社群。 Floryan Varennes(1988 年生於法國拉羅謝爾)的雕塑和裝置作品探討體制式照顧的概念,並關注同性戀正典主義對酷兒身體所產生的無聲暴力。 Luis Xertu(1985 年生於墨西哥墨西哥城)以植物入畫,重新想像憂鬱作為反英雄或反高潮的酷兒回憶與紀念形式。藝術家的繪畫作品驅使觀眾重新思考西方主流同性戀文化如何挪用、欺壓和壓制非西方酷兒族群的話語權。 徐冠宇(1993 年生於中國北京)透過在攝影作品中運用拼貼技巧創造壓縮不同時空、滲透個人和親密敘述的視覺場面,捕捉性規範、文化霸權和民族主義的瓦解,凸顯藝術家充滿矛盾的流散身份。 Rachel Youn(1994 年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由二手按摩器和人造植物組成的動態裝置呈現酷兒和失敗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作品透過香港酷兒流行歌單的背景音樂探索酷兒失敗與一直被困在兩者之間的香港的深層關係。...閱讀更多 -
「純粹」群展
馮鍾睿、邁克爾•穆勒、唐家偉、胡安•烏斯雷、王公懿、吳季璁、張爽 2020年5月28日 - 6月20日Galerie du Monde is delighted to present group exhibition “Quintessence” from May 1 to June 20, 2020. On view will be works by Fong Chung-Ray, Michael Müller, Wesley Tongson, Juan...閱讀更多 -
「3E14」群展
馮鍾睿、邁克爾•穆勒、唐家偉、胡安•烏斯雷、王公懿、吳季璁、張爽 2020年3月5日 - 4月29日「3E14」旨在探索東西方戰後藝術的交流、融合與发展,展期至四月底。 展覽藝術家: - 馮鍾睿 - Michael Müller 邁克爾•穆勒 - 唐家偉 - Juan Uslé 胡安•烏斯雷 - 王公懿 - 吳季璁 - 張爽閱讀更多 -
「體現」群展
羅蘭德 • 畢爾曼、張義、周綠雲、馮明秋、邁克爾 • 穆勒、張爽 2019年9月18日 - 10月19日世界畫廊欣然呈獻群展「體現」,通過6位藝術家的標誌性作品探索當代藝術中身體形態的表現:羅蘭德•畢爾曼(Roland Biermann)、張義、周綠雲、 馮明秋、邁克爾•穆勒(Michael Müller)及張爽。閱讀更多 -
張爽個展「透明體」
2018年9月20日 - 10月22日世界畫廊欣然呈獻藝術家張爽最新個展「透明體」。展覽名稱由英文「透明」(transparent)與「進化」(evolution)結合而成。對張爽而言,「透明體」不僅是對記憶與思維的流動性記錄,也是一種主動的調和。透明既可顯露,亦可遮蔽,具有呈現內部的意義,而有選擇的透明性表達是為了表現那些不易忘卻和被忽視的思緒。身體的感知經驗是每個人判斷自身、他人的存在、以及社會行爲的心理折射,影響每個人從内向外的審視,對人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每個人自身都擁有多重矛盾的屬性,處於失衡-平衡-失衡的動態中,而矛盾的存在成爲一種驅動力。張爽把經常忽隱忽現地衝進她的視線的記憶與思緒進行調和,進而將其視覺化呈獻於展覽中。同時,是次個展亦見證張爽藝術生涯的演變。「透明體」是藝術家與世界畫廊第四次的合作,此前曾於2015年在畫廊舉辦了個展,並由畫廊代理參加了2015年的Art Central公共項目以及2016年於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舉辦了個展。閱讀更多 -
張爽個展 「0-視點」
2015年3月11日 - 4月30日世界畫廊將於2016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隆重呈獻張爽個展,一系列未曝光的新作,將於「亞洲視野」(Insights)展區中首次亮相。該展區為在亞洲及亞太地區擁有展覽空間的畫廊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平台,展出不同類型的策展項目。作為張爽標誌性作品系列「0-視點」的延續,該系列新作以全黑著色,和原來全白的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系列包含立體畫作及裝置作品的創作,反映了藝術家對於性、性別及身份認同的文化觀點。張爽個展將於2016年3月24至26日期間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3D26展位展出。 張爽於2015年開始創作這一系列作品,靈感來源於女性在不同文化狀態下的多面性。五件展出的立體畫作清晰傳遞出藝術家內心的緊張與焦慮──黑布與墨彩和木炭糾纏在一起,掙扎著想要突破框架,形成了扭曲的皺褶、死結和交疊。織品和帆布上所呈現的利落割切,不僅寓意藝術家的創傷和疤痕,也象徵女性的外生殖器。 除了掛於牆上的立體畫作,展位中間將會特別呈現一件大型裝置作品。該裝置由多件雕塑作品組成,製作方法與牆上畫作一致,以柔軟布料製成,並以單色——黑填色。這些雕塑形態各異,或分開或連接,扭曲的形態仿如身體,尖銳的刺從各角度突起,構成一件交織著溫柔與暴烈的大型藝術裝置。 「0-視點」系列反映了張爽對於世俗世界和自我的看法。受道家學說和禪宗思想影響,張爽認為「0」代表著世間萬物的本質,因為「0」是先於「1」出現,隨後而來的是2、3等其他數字,乃所有事物之始。 去年,世界畫廊(Galerie du Monde)在位於中環的藝術空間首次完整地呈現「0-視點」整個系列的作品,其中包括外型酷似子宮的巨大白色布質隧道和頂篷裝置,以及一系列以牙籤、布料製作的性徵裝置作品。2003年,身為單親媽媽的張爽移居到美國加州,在當地,她首次感受到作為一位藝術家和女性的自由,並透過創作該系列的作品,表達內心的感受。此前,張爽在北京和日本兩地生活,在藝術事業上的發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她卻同時承受了父權社會對女性的偏見和刻板的性別定位,以及大眾對女性藝術才能的否定。先前的作品表述了張爽對美國的第一正面印象,此系列的新作將由另一角度出發,探索一個提倡所謂「自由」的社會,在面對女性、藝術和性等議題時所浮現的矛盾和弊端。閱讀更多
-
張爽
美國畫廊群展「The Indivisible Spectrum」 2022年2月8日「The Indivisible Spectrum」 策展人︰JoAnne McFarland,Perri Neri,Kristin Osterberg 地點...閱讀更多 -
張爽
工作室探訪視頻︰《The Vagina Monologues》 2021年12月24日藝術家張偉民近日造訪張爽位於舊金山的工作室,記錄她的最新混合媒體作品。並製作了一段名為《The Vagina Monologues》的工作室參觀視頻。 觀看完整視頻 -- https://vimeo....閱讀更多 -
張爽
非牟利組織San Francisco Women Artists群展 2021年12月11日「Artful Giving」— 三藩市灣區藝術家邀請展 評判︰Arc Gallery合伙人及藝術家Priscilla Otani 地點︰SFWA...閱讀更多 -
張爽
Para Site 藝術空間銀禧籌款拍賣 2021年11月17日藝術家張爽捐贈其標誌性系列中的作品— 「0-視點-8-13」(2016) 予Para Site藝術空間銀禧籌款拍賣。 本年度的銀禧籌款拍賣有逾七十件拍品,拍賣籌得的款項將全數用於資助Par...閱讀更多 -
「簾幕」後的女性主義講座
張爽 2021年6月15日「簾幕」後的女性主義:胡尹萍、張爽、Chantal Akerman 李安琪主持(普通話) 日期: 2021年6月19日,星期六,下午 1:30 觀看對談: https://youtu.be/UaNAb...閱讀更多 -
「簾幕」策展人對談及展覽導賞
特別呈現張爽《0-視點》系列作品 2021年5月26日Para Site與上海外灘美術館呈現大型群展「簾幕」 策展人對談及展覽導賞 策展人對談 日期:2021年6月2日,星期三,香港時間下...閱讀更多 -
張爽
Para Site與上海外灘美術館舉辦大型群展「簾幕」 2021年4月30日Para Site與上海外灘美術館舉辦大型群展「簾幕」 展覽日期 :2021年5月15日之7月25日 地點:香港Para Site以及Soho House 展出藝術家: Chantal Akerman...閱讀更多 -
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5月19日至23日 2021年4月2日世界畫廊將參與2021年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 展會, 展出藝術家:馮鍾睿、Michael Müller(邁克爾•穆勒)、唐家偉、Juan Uslé(胡安•烏斯...閱讀更多 -
張爽
於美國帕羅奧圖的新展「內在景觀」 2021年2月5日張爽「內在景觀」 地點:美國帕羅奧圖,Qualia Contemporary Art藝術空間 開幕日期:2021年2月13日 參加網上開幕: https://www.eventbrite.com/e/...閱讀更多 -
張爽
中國當代藝術研究刊物:典藏 YISHU 2020年7月16日張爽:具有表現力的身體 Betti-Sue Hertz** 審視身體,同時也是在審視呼吸和言語。書寫自我。 你的身體必須得到聆聽。唯有此時,無意識的龐大資源...閱讀更多 -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網上展廳
2020年3月18至25日 2020年3月13日世界畫廊將參加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首屆網上展廳(Online Viewing Rooms),展出六位戰後東西方藝術家:五月畫會先鋒馮鍾睿、德國概念性藝術家Michael Müller、西班牙抽...閱讀更多 -
張爽
美國舊金山中國文化中心於UNTITLED, ART展出張爽的作品 2020年1月16日UNTITLED, ART 藝術博覽會 2020 地點:美國舊金山伊凡卡德羅市1454,35號碼頭 展覽時間:2020年1月17日至19日 張爽的作品於UNTITLED, ART 藝術博覽會 2020...閱讀更多 -
張爽
雙人展「Body, Self, and Identity」於NanHai Art 畫廊展出 2019年7月4日「Body, Self, and Identity: Stella Zhang and Hong Chun Zhang」 地點:美國加州米爾布雷NanHai Art畫廊 展期:2019年7月27日至8...閱讀更多 -
張爽
《封存的記憶》於美國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展出 2019年6月1日群展: 「2019年現在時:煉憶術」 地點:美國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 展期:2019年4月27日至12月21日 美國舊金山中國文化中心(CCCSF)最新的群展「2019年現在時:煉憶術」反映回憶的複雜性...閱讀更多 -
張爽
廣州設計週 2018年11月15日廣州設計週 聯展:「來處」 地點:廣州太古匯 展期:2018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 張爽的鐵絲網裝置藝術作品《透明體》將於11月26日至12月16日在廣州太古匯廣州設計週舉辦的「來處」展覽中展出...閱讀更多 -
張爽
在美國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舉辦工作坊 2018年7月29日地點:美國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 活動日期:2018年7月29日 美國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將與「鮮銳」藝術家張爽一起舉辦一場藝術製作工作坊,觀衆可與藝術家直接交流,深入了解藝術家由探索身體和自我,以及其獨特...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