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u Chi-Tsung
"Shadow and Void: Buddha¹⁰" at esea contemporary 2024年12月18日 吳季璁參加由esea contemporary與MAO (Museum of Asian Art, 都靈)共同舉辦的群展Shadow and Void: Buddha¹⁰。 日期: 2025年1月18日至4月20日 地點:esea contemporary, 13 Thomas Street, Manchester, M4 1EU... 閱讀更多 -
Zheng Chongbin
"Zheng Chongbin: Golden State" at LACMA 2024年12月17日 鄭重賓個展《Golden State》將於 2025-2026 年在 LACMA(洛杉磯縣立美術館)展出。 日期: 2025年3月23日至2026年1月4日 地點: 5905 Wilshire Blvd.,洛杉磯,CA 90036 過去四十年來,出生於上海、居住於馬林縣的藝術家鄭重賓(1961 年生)以其獨特的創作實踐,融入了光影與空間運動以及東亞水墨畫傳統的驅動概念與美學。鄭重賓曾接受傳統中國繪畫、裝置藝術及表演藝術的教育,將這些看似不同的創作手法綜合為前所未有的繪畫及錄影技巧。《Golden State》展覽包括兩件錄像裝置作品,以及繪畫和印刷作品。透過抽象的形式和扭曲的加州自然景觀,鄭重賓在其標誌性作品中探索了水、光和動態。 Learn more -- Zheng Chongbin:... 閱讀更多 -
Tang Kwong San
"How to be Happy Together?" at Para Site 2024年12月13日 鄧廣燊與袁雅芝的作品將在 Para/Site 藝術空間的「 快 樂 的 方 式 不 只 一 種 」中呈現。 時間:2024年12月13日至2025年4月6日 開幕酒會:12月12日,星期四下午6時至晚上8時 地點:Para Site藝術空間,香港鰂魚涌英皇道677號 榮華工業大廈22樓 聯 展... 閱讀更多 -
Tang Kwong San
ArtAsiaPacific 2024年12月10日 Antonia Ebner reviews Tang Kwong San's 'Rootstock' for ArtAsiaPacific. 'With a thoughtful curatorial presentation, “Rootstock” reflected Tang’s ongoing ambition to... 閱讀更多
-
Liu Kuo-Sung
"All-Round Artist Liu Kuo-Sung" ARTCO December 2024 Issue Cover Story 2024年12月1日 《十全藝術家劉國松》是 《典藏今藝術&投資》 2024 年 12 月刊的封面故事。 簡秀枝回顧了劉國松的生平和藝術生涯,介紹了藝術家的主要成就和藝術創作過程。 摘錄: 歷史上,清朝乾隆皇帝被尊稱為「十全老人」因為他創下包括在位時間最長、壽命最長,還有寫詩最多的記錄。華人藝術界劉國松 (1932-),也擅長創紀錄,在現代水墨創作上建樹頗多,堪稱台灣的「十全裝街家」。 Learn more -- 《典藏今藝術&投資》 2024 年 12 月刊 閱讀更多 -
Cheung Yee
"Cheung Yee and his 1960s Hong Kong Contemporaries" at the Ashmolean Museum 2024年11月30日 《張義及其 1960 年代的香港同代人》(Cheung Yee and his 1960s Hong Kong contemporaries)將於 2024 年 11 月 30 日至 2025 年 11 月... 閱讀更多 -
Guanyu Xu
MassArt Photography Lecture Series 2024年11月28日 徐冠宇參加麻省藝術與設計學院 研究生課程2024年秋季攝影講座系列。 日期:2024年12月3日下午2-3:30 地點:621 Huntington Avenue Boston, MA 02115 徐冠宇(1993年生於北京)現工作及生活於芝加哥和北京。徐冠宇成長於中國保守家庭,他的藝術實踐同時受到美國視覺文化中生產的意識形態所影響。透過運用不同媒介,如攝影、新媒體及裝置藝術,徐冠宇的作品題材廣泛,從審視攝影中的權力生產延伸至個人自由,以及其與政治政權的關係。作為一位華人男同性戀者,他的藝術實踐凸顯其充滿矛盾的流散身份,訴說在個人身份認同以及國家之間游走的處境。 Learn more -- Fall 2024 Photo Lecture Series | Guanyu... 閱讀更多 -
Liu Sheng
ArtReview 2024 Future Greats 2024年11月28日 劉聲的《返歸種番薯》視覺日記在藝術世界 ArtReview 《未來之星》 刊登。 ”我一直在關注劉聲這幾年的繪畫實踐。如果說最開始對番禺西三村村民的觀察和描述是他找到的一個敘事入口,那麼返鄉種地后,面對沒有過往經驗作參照的、複雜的農村生活,劉聲的實踐又拓展向了新的疆域。他不僅回應着時代,還創造性地搭建起自己獨特的美學世界。他像一個辛勤的農民,在言說的大地上進行一場繁複而艱苦的耕耘,發明自己的語法和修辭,尋找最貼切的果實去表達。他的探索也給我帶來啟發:繪畫中的“敘事性”如何在矛盾和複雜性中開展、被激活和再創造——這是一個不斷打開的實驗場域。劉聲再次證明了傳統媒介所具有的彈性和潛力,在當下凸顯其意義。”——段建宇 閱讀更多
-
Cathy Lu
"A Garden of Promise and Dissent" at The Aldrich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2024年11月22日 Cathy Lu 的作品《女媧 (金)》(2023) 正在 Aldrich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的群展 A Garden of Promise and Dissent 中展出。 日期: 2024年10月31日至2025年3月16日 (畫廊)... 閱讀更多 -
Law Yuk Mui
"Assemble: Hong Kong in Helsinki" at the HIAP Gallery Augusta 2024年11月18日 羅玉梅錄像作品《On Junk Bay, The Plant》於HIAP Gallery Augusta《Assemble: Hong Kong in Helsinki》展出 日期: 2024年11月16日,2pm - 5pm 地點: HIAP Gallery Augusta,芬蘭城堡,赫爾辛基 《Assemble:... 閱讀更多 -
Roland Biermann
"Greetings To The Universe" Trailer Shortlisted for Contact Attempt Award 2024年11月18日 羅蘭德•畢爾曼( Roland Biermann)《向宇宙致意》(Greetings To The Universe) 的預告片入圍 Arts Meets Science 與Herbert W. Franke 基金會頒發的 “接觸嘗試 - 阿雷西博訊息 50 週年紀念” 獎項。畢爾曼的短片將於... 閱讀更多 -
Roland Biermann
snow+concrete XIV Included in the Annual ING Discerning Eye Exhibition at Mall Galleries, London 2024年11月15日 羅蘭德•畢爾曼( Roland Biermann)的 《snow+concrete XIV》 將於倫敦 Mall Galleries 的 ING Discerning Eye 年度展覽中展出。 日期: 2024 年 11 月 15 -... 閱讀更多
-
Wang Gongyi
Qiu Jin Woodcuts in the Ashmolean Museum Collection 2024年11月15日 王公懿德《秋瑾組畫》被阿什莫林博物館 ( Ashmolean Museum) 收藏。 “在描繪秋瑾時,我有想說的話。她的悲劇打動了我很久: 我至今還記得刻畫《秋瑾組畫》時的情景, 在小小的儲藏室裏, 汗水和淚水滴落,心中充滿了悲憤。”—— 王公義 秋瑾組畫(之一)求索 Pursuit 秋瑾組畫(之二)熱血 Passion 秋瑾組畫(之三)結黨 Establishing a Revolutionary Party 秋瑾組畫(之四)起義... 閱讀更多 -
Alison Nguyen
George C. Lin Emerging Filmmaker Award 2024年11月12日 艾莉森·阮(Alison Nguyen)作品《歷史幻夢》獲得 第 25屆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 林正浩(George C. Lin) 製片新人獎。 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SDAFF)創立於2000年,目前已發展成為美國西部最大的亞洲電影展,曾經展示了奉俊昊(Bong Joon-ho)的《殺人回憶》(美國首映)和 Patrick Wang 的《In the Family》(北美首映)等傑出作品。每年,電影節都會在聖地牙哥舉行西岸、北美及全球首映,讓觀眾有獨一無二的機會探索國際電影。 今年,第25屆 SDAFF 將於2024年11月7日至16日舉行,以35種以上的語言放映來自35個以上國家的170齣以上電影。 照片由2024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提供。 Learn... 閱讀更多 -
Lam Tung Pang
"Jade Mountain" at The Crow Museum of Asian Art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2024年11月11日 林東鵬的作品在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克羅亞洲藝術博物館(Crow Museum) 的展覽《玉山》中與歷代玉器並列展出。 Mountains de-bonding是一個由三個部分組成的系列。每個部分由 12 塊高 2.4 米、寬 1 米的木板組成。此次的展出是該系列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於 2024 年 3 月 7 日至 7 月 7... 閱讀更多 -
Michael Müller
Artist Talk: "When We Kissed That Kiss” at Metropol Kunstraum 2024年11月11日 在慕尼黑大都會藝術空間(Metropol Kunstraum )舉辦的展覽When We Kissed That Kiss 彙集了 邁克爾•穆勒 (Michael Müller)從 2004 年至今的作品。 這位藝術家以其大幅面繪畫和素描而聞名,在此次展出的精選作品中,他專注於小幅畫,在画面中高度提炼他的繪畫概念与方法。 值此展覽之際,藝術家邁克爾•穆勒 (Michael Müller) 與收藏家馬庫斯•米哈爾克 (Markus Michalke)將在... 閱讀更多
-
Zheng Chongbin
2024 ParaSite Benefit Auction 2024年11月11日 鄭重賓的《鈄陽》列入2024年度Para Site籌款拍賣會。 開幕酒會::2024年11月13日下午6:00至8:00 預展時間:2024年11月14至17日 地點: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H Queen’s九樓 線 上 競 投 將 於 2 0 2 4 年 1 1 月... 閱讀更多 -
Alison Nguyen
Artist Talk at the University of San Diego 2024年11月8日 配合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 艾莉森 ‧ 阮參加 聖地牙哥大學 藝術與建築系列講座 。 日期:2024 年 11 月 11 日下午 4 點至 5 點 30 分 地點:... 閱讀更多 -
Tang Kwong San
"Rootstock" Reviewed by Samwai Lam for MING'S November 2024 Issue 2024年11月7日 林三维評論鄧廣燊的《砧木》,”砍树的决心“ 刊登於MING‘S 2024年11月印刷版。 在廣燊的創作路上,最重要的一批作品是關於她的母親.。是次展出的《手相 I》及《手相 II》的入畫對象是他回内地從母親的衣櫃找到的皮手套,因反復使用,而形成了掌紋。“有人說,看掌紋能夠看見人生。另一個畫手的原因是我天生的手有些變形,小時候的同學會笑説好像怪獸,我媽是也是這樣的,感覺上她好像留了一些東西給我,那個身體特徵也是與她有關。” Learn more -- MING‘S 2024年11月印刷版 閱讀更多 -
Cathy Lu
Peach Garden (2018) included in Prospect.6: The Future is Present, The Harbinger is Home 2024年11月5日 Cathy Lu 的裝置作品《桃園》(2018)納入 Prospect New Orleans 2024 三年展《Prospect.6: The Future is Present, The Harbinger is Home》。 日期: 2024年11月2日至2025年2月2日 地址:紐奧良當代藝術中心 (CAC),900... 閱讀更多
-
Qin Xiaoshi
"One Way Ashore, A Thousand Channels" at the Guangdong Times Museum 2024年11月4日 覃小詩參加廣東時代美術館的群展《島亦有道》。 日期: 2024年11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 地址: 中國廣州市白雲大道黃邊北路時代博物館 展覽彙集16位(組)藝術家,通過影像、攝影、聲音、雕塑、裝置和歷史材料等的重新排演,在虛構想象、現實困境和未來猜想中徘徊,共同編織一部由人、神、怪、盜和水生物種共演的多幕劇。撥開歷史疑雲,從伶仃洋群島上張保仔的寶藏,三婆神的船廟到大亞灣的海盜皇后,從濟州島的薩滿、爪哇島的迦樓羅傳說,到蘭嶼悠揚低沉的吟唱……這些海洋傳說、信仰與儀式,與遠洋漁業、跨海基建、填海工程以及能源產業等當代海上神話交織重疊。海洋或許不再是難以征服的對象,卻依舊是想象力的孕育之地。觀眾將被邀請進入一片漂移、開放的海域,在藝術家作品構築的形態各異的島嶼與環礁間穿梭,體驗如潮汐起伏般流動的劇目。在這片曖昧漂泊的疆域之上,寄託着何種願景,又帶來哪些當世寓言和末日啟示? 在這裡,島嶼並非指代一種浪漫化的想象,而是關乎島嶼何以成為思想的容器,是對諸多暴力行徑的抵抗,是對箭矢式的擴張,對無休止增長的貪婪、頑固的邊界概念的質詢。展覽嘗試構建一個環流式的敘事與空間結構,從四個維度展開:'火環帶'指向島嶼的地質成因和親緣關係,及其所受環境災害對人類社會動蕩的對應關係;'航海的吟唱'提示了一種非線性的時間觀,以及在海洋的世界中聲音如何成為歷史的載體;'珊瑚、沙洲和漂浮的陸地'在一系列物質糾纏、不穩定和循環狀態下,為思考疆域問題提供了新的路徑;而在'海盜新夢'中,我們從漂泊和流放的經歷中,獲取在海陸間協商自己的政治與文化身份的經驗。 覃小詩的《蕉門夜,夕陽雨》(二)(2024年)是一處棲居在展覽空間中的建築廢墟,其中交織着藝術家在南沙珠三角出海口鹹淡水交界處收集的神話、華南海盜歷史,以及她為之創作的影像、裝置與雕塑作品。近年來,覃小詩在珠江出海口反覆走進山中水邊,收集物件與故事。這些故事並非都從文獻中獲得,也並非皆來自口口相傳,而是來自感知,來自自然。因為從自然中取物,所以我們總應還回一些,藝術家又把一部分創作重新還于山間水底。 Learn more -- 岛亦有道 - Times Museum 閱讀更多 -
Steph Huang
"There is nothing old under the sun" Reviewed by Dr. Vivien Chan 2024年11月1日 Vivien Chan 博士評論黃麗音在 esea contemporary的個展《There is nothing old under the sun》。 又是一個十月雨後的夜晚,空氣濕漉漉的;從曼徹斯特皮卡迪利街前往 esea contemporary 的路上,我踩到了幾個水坑,我的臉和身體感受到又一個英國秋天的喧囂。這對台灣藝術家黃麗音的展覽《There is nothing old under the... 閱讀更多 -
Tang Kwong San
Profile Interview by RTHK The Works 2024年10月30日 鄧廣燊在的香港電台 《The Works》節目中討論他的創作過程和他的個人展覽 《砧木》背後的靈感。 鄧廣燊1992 年出生於東莞,五歲時隨父親移民到香港。五年後,他的母親才跟他們在香港重聚。時至今日,童年與母親的分離,以及離鄉的經歷,仍然影響著他的藝術創作。 《砧木》將於 2024 年 9 月 12 日至 11 月 9 日在爍樂畫廊展出。 Learn more-- 香港電台網站... 閱讀更多 -
Adia Millett
Abstract Subjects: Adia Millett, Abstraction, and the Black Aesthetic Tradition 2024年10月30日 艾迪亞·米勒 (Adia Millett) 在 Derek Conrad Murray 的特刊《Abstract Subjects: Adia Millett, Abstraction, and the Black Aesthetic Tradition》中接受訪談和專題報導。 這篇文章是《當代美學中身份的新闡述》(New Articulations... 閱讀更多
-
Tang Kwong San
Interviewed by Panda Chow 2024年10月25日 最開始走進展覽時,木材、植物、雕像、飛蛾、斧頭、樹脂、銅鏡,一系列各式各樣的物料和圖像毫無防範地闖入眼前,耳邊傳來又是無間斷、彷彿拍子機的聲音,充滿不和諧。這讓人無法不思考何謂「砧木」,上網一查,「砧木」意思是關於植物繁殖時的第一種過程,有交接和黏合之意。所以把這件事放到整個展覽上,其象徵意義又是否只是在鄧廣燊一如以往所探討的歷史文化和個人身份上? 「砧木」的名字由來是關於園藝繁殖技術「嫁接」,「嫁接」上半部份叫做「接穗 」,下半部份就叫做「砧木」,而展覽中有兩個特別重要的元素,成為作品之間彼此連繫的一道橋樑,第一個就是洋紫荊,洋紫荊是不育的植物,因此必須透過人工方式繁殖,簡單來說「嫁接」就是其中一種方法。 洋紫荊的寓言故事 現在的洋紫荊樹遍布整個城市,但作為港花的洋紫荊意外地不能自我繁殖,被稱之為不育植物。追溯歷史,原來是透過一位神父在野外發現它,並將其嫁接繼而繁衍,「我覺得這個狀態和這次放在展覽裏的一些寓言故事非常吻合,因為洋紫荊本身的故事元素已經非常接近寓言。」很多香港本地藝術家都會接觸洋紫荊這個題材,以敘述和延伸更多有關於身份認同和在地性的議題,但較多時候講述的重點都是有關於它的花和果之間的關係。 「這次展覽為何叫「砧木」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把重點聚焦於它的「嫁接」部份,我認為這個部份和它原本的歷史關係會再強一點,尤其是洋紫荊就是因為不育而需要「嫁接」來繁衍。」洋紫荊作為雜交品種,它反映着香港復合性的身份和某程度上其社會的脆弱性。香港本身就是一個關於移民、華洋共處的城市,由多元文化、複雜歷史和移民背景結合而成,香港人最常探討的就是異地、異國、異文化之間的身份尋索。 閱讀完整專訪-- 專訪鄧廣燊 • 個展《砧木》 — PANDA CHOW STUDIO 閱讀更多 -
Liu Sheng & Wang Gongyi
Asia Art Archive Annual Fundraiser 2024年10月23日 劉聲的《蔗頭泥》(2023年)和王公懿的《草葉集之十九》(2024年)列入亞洲藝術文獻庫周年籌款拍賣會。 本 年度籌款拍賣會由即日起展開至11月1日,呈獻逾50件由藝術家及知名畫廊慷慨捐贈的藝術品。 亞洲藝術文獻庫(AAA) 擁有區內最珍貴的亞洲近代藝術歷史資料,公眾可透過AAA的網站及親臨位於香港的圖書館免費查閱。作為非牟利團體,籌款拍賣會是文獻庫營運的重要資金來源。 劉聲《蔗頭泥》 2023 布面油画 49.5 × 70.5 cm 這件作品是藝術家《返歸種番薯》計畫的一部分,向中國農村婦女被低估卻不可或缺的勞動力致敬,她們不僅要做家務,還要長時間在田間勞作。與劉聲其他作品中細緻的男性形象不同,這些婦女的面孔難以辨識,反映出她們在社會中的邊緣地位。 《草葉集之十九》 2024 礦物顏料,色粉筆,絹本 68 × 78 cm... 閱讀更多 -
gdm Celebrates 50 Years!
Rebranding and Opening of gdm Taipei in late 2024 2024年10月17日 為慶祝50周年(1974-2024)及向畫廊創辦人Fred Scholle致敬,世界畫廊(Galerie du Monde,簡稱gdm)正式更名為“爍樂畫廊”,“爍樂”為Scholle的中文音譯。 於此同時,畫廊主席及創辦人Fred Scholle榮幸宣布,爍樂畫廊即將在台北開設第二個空間,於年底揭幕。選址台北内湖區核心地帶,gdm台北坐落於瑞光路390號新竣工的國美瑞光中心大樓的一、二層。新空間由畫廊多年的合作夥伴AB Concept 操刀設計並由台灣傳昇室内裝修公司製作。 為配合新空間的開設,gdm台北將會發佈一個專門發掘本地年輕藝術家的項目:上青(台語發音Siōng Tshinn)。 為台灣年輕,未被代理的藝術家提供發表作品的平台,希望透過該項目根植本地藝術社群。 爍樂畫廊1974年創立,以開創性的戰後華人藝術項目而受到國際讚譽,目前代理了二十多位藝術家,致力支持新銳、中生代和亞裔離散藝術家的藝術實踐。為藝術家提供更多元的實驗平台和展覽機會,並以最大限度展現他們的理念,發揮當代藝術作為社會參與性論述的潛能。 閱讀更多 -
Roland Biermann
All The World Is A Stage Exhibited at CSI Project Space 2024年10月16日 羅蘭德•畢爾曼(Roland Biermann) 的雕塑作品《全世界是個舞台》(2022 年)被納入由 Micki LeMieux 在芝加哥 CSI Project Space 策劃的群展《存在即政治》中。 日期: 2024 年 10 月 18 日至 11 月... 閱讀更多
-
Tang Kwong San
Exhibition Review, Ming Pao 2024年10月4日 嚴嘉栢評論鄧廣燊的《砧木》,”混雜物料交織情感 錄像畫作重組寓言故事“ 刊登於明報2024年10月4日印刷版。 可以說的話,為什麼要畫?言語以外的世界無以名狀,卻依然存在、仍能感知。藝術家鄧廣燊近年累積創作物料,也在積累情緒,他說:「我一開始有一個衝動,我想斬一棵洋紫荊樹。」他拿着銅斧頭,砍掉一棵洋紫荊樹——砍樹令他聯想到伊索寓言《誠實的樵夫》,不育的洋紫荊樹讓他想起從前在垃圾站撿拾的宗教玩具。寓言故事混雜交錯,成為情感的載體——難以言說,那麼一一畫出來。 - 鄧廣燊畫的都是物,物串連起他的寓言故事,他解釋:「一些物件作為物理存在,其實它自己也會累積很多東西。」在他的繪畫過程中,物也在說故事——除了《羊蹄甲 I》(2024)和《羊蹄甲 II》(2024)是油畫,其餘畫作都用鉛芯筆創作。0.5毫米、4B的原芯筆,只透過灰度來呈現畫像,背景用原芯筆塗黑,筆觸清晰可見,「刻意抽走所有畫的背景,對我來說,整個展覽像是在重組一個寓言故事」。與其說是塗黑,更像是將大量石墨摩擦到畫布上,「用同一個工具,從畫中看到畫畫的動作,這個媒介很容易看到用了多少時間,因為每一筆都很容易看到。但油畫不是這樣,油畫其實是一層層,而且它可以蓋過你之前做的東西」。 Learn more-- 混雜物料交織情感 錄像畫作重組寓言故事 - 20241004 - 副刊 - 開眼 - 明報新聞網... 閱讀更多 -
Fung Ming Chip & C. N. Liew
"The Significance of Writing" at Rong Bao Zhai Guangzhou 2024年9月25日 馮明秋的《安靜新舊墨字》(2001年)和劉慶倫的大雄系列之《平安喜樂》(2011年)將在群展《榮寶齋與藝術家——書寫的意義》中展出。 策展人:叢濤 展覽時間:2024年9月28日至10月27日 開幕時間: 9 月 28 日,下午 3 點 地址: 榮寶齋廣州,廣州市越秀區東湖路123-3 這是跨越傳統和當代的關於中國的書法-文字藝術的特殊展覽。作為廣州榮寶齋的“榮寶齋與藝術家”系列特展,今年的主題是“書寫的意義”。選取了中國現代和當代藝術家書寫和製作的作品。這些作品既包含了傳統意義上的書法作品,也包括了以漢字的意象、觀念進行創作的當代藝術家的圖像作品。書法藝術和文字藝術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一直與社會、信仰、心靈高度互動。在文化的變革中凸顯精神曲線,極具魅力。本次展覽將中國現代的書法變革和當代的圖像創新並置在一個完整的展示空間里,共同與中國久遠的文字和書法傳統交互對話,各具風采。打通了傳統藝術和當代藝術的文脈。—— 尹吉男,廣州美術學院圖像與歷史高等研究院院長 Learn more -- 展讯|“荣宝斋与艺术家——书写的意义”将于9月28日开幕 (qq.com) 閱讀更多 -
Tang Kwong San
Profiled by Ivy Ma 2024年9月23日 鄧廣燊的老師馬琼珠回顧他過去十年的創作進程。從2020年鄧廣燊在Hidden Space的首次個展到2024年在gdm的個展 《砧木》,馬琼珠分析並欣賞鄧廣燊的藝術實踐。 '他的工作室裏,就只有一支油畫筆。我常想像,那種Tuymans 式的灰度,或多或少是這樣得來的——少數的顏色、大量白色加小量黑色,於反覆混合、吸收和洗濯間,在同一支畫筆頭努力「油」合。至於廣燊,他長期專注以鉛芯筆作為工具。我不知道一開始時,會否只是因為經濟及方便的原故。或許也不重要。從2017 年至2024年,八年裏,他仍然在用著這工具。看來除了克制,也是固執和堅定。' Learn more-- 緩慢移動著的情感裝置——寫鄧廣燊走近第十年的創作迴旋 | 馬琼珠 | 虛詞 p-articles 閱讀更多 -
Steph Huang
"Property For Sale" Opens at the Hong Foundation 2024年9月14日 雨棚計畫 ❘ Steph Huang Property For Sale 吉屋出售 開幕導覽將於2024年9月14日(六)下午兩點舉行,免費入場。 地點:洪建全基金會(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9號12樓) 展覽說明 一杯咖啡的消費得以窩在店裡一個午後,一份租約或一紙地契能換取一輩子安身立命。身體占用了地球的面積是有代價的嗎,彷彿得替我們自身的存在添置一方天地。也許這份忐忑僅僅是另一個資本主義的副產品,仍在集氣中的自信心危機,或反應了日益膨脹的人口在狹地上的掙扎? 我們總愛怪腔怪調的朗誦著,在台灣難以被忽略的搶眼的大面幅房地產廣告,稀有輕奢景觀三房,華夏透天美墅。從早期喜愛挪用歐美日城市國名,到富御豪賓悅桂逸璽佳芳善各式歷久不衰的華麗辭藻。紐約時報上林林總總億萬豪宅出售的新聞和政府頭痛的社會住宅短缺,普通市民對遮蔽物和領土的想望,歸屬的需求卻似乎少有梳理。這一批新的系列借用了台灣早期的水泥屋瓦,沒落的口吹玻璃,荒謬的廣告,老派合室門,講述人們的棲地、夢想、寂寥和孤單。 關於藝術家 1990年出生於臺灣,現於倫敦打滾創作。藝術實踐研究了商業和量產、食品工業的跨文化和歷史面向,及此市場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藉由改變尋常空間和物體,創造出了許多極簡主義般的雕塑,在詩意和寂靜中引起觀者的迴響。她於2021年獲得皇家藝術學院雕塑碩士學位。近期個展包含倫敦泰德美術館(2024);倫敦Standpoint藝廊(2024);德國弗萊堡E-WERK (2024); 倫敦 Public 藝廊(2023);倫敦金匠當代藝術中心(2022);mother’s tankstation(2022)... 閱讀更多
-
Adia Millett
“Sunset/Sunrise” Mural, UCSF Health’s Bayfront Medical Building 2024年9月13日 艾迪亞•米勒 (Adia Millett) 的「日落/日出」是 UCSF Health's Bayfront Medical Building其中一項新藝術裝置。這幅令人震撼的聲景壁畫和Wowhaus的聲音互動雕塑在UCSF Mission Bay 新的門診大樓裏展示。 日落/日出 聲景壁畫名為「日落/日出」,高 13 英尺,寬 80 英尺。該作品由奧克蘭(Oakland)藝術家艾迪亞 米勒 設計創作,使用三個不同的喇叭,放置在色彩繽紛的壁畫上方,每個喇叭都會發出不同代表地球的寧靜的鈴聲。... 閱讀更多 -
Adia Millett
Saint Joseph’s Arts Foundation 2024年9月10日 Adia Millett 將參加 Saint Joseph's Arts Foundation 的下一個展覽「Packing and Cracking: The Art of (and Response to) Gerrymandering」。 這個展覽由 Saint Joseph's... 閱讀更多 -
Cathy Lu
Group Exhibition "Spirit House" at Cantor Arts Center 2024年9月9日 群展 《靈屋》 由 Robert M. and Ruth L. Halperin 現代與當代藝術副策展人兼 Cantor 藝術中心亞美藝術計畫副總監 Aleesa Pitchamarn Alexander 與亞美藝術計畫策展助理 Kathryn Cua 共同策展 展覽期間:... 閱讀更多 -
Roland Biermann
Portland Press Herald Reviews "Weisses Gold" 2024年9月9日 Jorge S. Arango 評論 羅蘭-貝爾曼 (Roland Biermann) 的個展《Weisses Gold》,展覽於 2024 年 9 月 8 日至 11 月 24 日在美國緬因州的 The... 閱讀更多
-
Fong Chung-Ray
HKU Press 2024年9月8日 《象外經心:馮鍾睿 60 年繪畫》由吳秀華博士編輯, 捕捉了馮鍾睿六十年來的藝術生涯,展示了他對融合中西藝術的永恆追求。 馮 鍾睿生於中國河南省,曾於臺灣政工幹部學校藝術系接受正規藝術培訓並於 1954 年畢業。他在美國加州生活期間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馮氏在這個時期的作品以抽象畫為主,不僅形式跨越地域及文化傳統,還展現出融和中西的創作理念。作為東西方藝術的橋樑,馮氏的畫作體現了兩者豐富的內涵,同時也促進了不同藝術源流之間的對話。透過這種方式,他為全球藝術界帶來了嶄新的視野,引領當今藝壇的持續革新。 是次富有紀念意義的出版物包括橫跨馮鍾睿整個創作生涯的多幅作品,回顧他過去六十年的藝術成就和風格發展,對這位大師在二十世紀晚期中國畫壇所作出的貢獻予以肯定。 此書可於香港大學出版社書店或香港大學出版社網站上購買。 《象外經心:馮鍾睿 60 年繪畫》於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展出,展期至2024年9月22日。 地址: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 港大美術博物館徐展堂樓1樓 Learn more -- Abstract Evolutions:... 閱讀更多 -
Roland Biermann
“Weisses Gold” presented at The Parsonage, Maine 2024年9月8日 羅蘭德•畢爾曼 (Roland Biermann)的個展「Weisses Gold」於 The Parsonage, Maine 展出 去年 5 月 14 日至 10 月 15 日在紐約聖瑪麗時代廣場首次展出的 《Rheingold 1 》和《2》,將以沉浸式裝置的形式在緬因州的... 閱讀更多 -
Guanyu Xu
Images Vevey - Biennale of Visual Arts 2024年9月7日 Image Vevey的Biennale of Visual Arts 會從9月7到29日在沃韋瑞士舉行。今年的標題是(dis)connected,把焦點放於現代不可避免的懷舊與不可預測未來的難題。 徐冠宇一直在發展《Resident Aliens》系列作品,藉助自己作為移民的經歷去闡述那些正在處理簽證身份和居留問題的人的複雜現實。作品會在戶外的Place Scanavin展示。 在他的作品系列中,他突出了流動狀態的複雜性以及那些在兩個國家間生活的人的韌性。他的創作過程涉及深入地接觸這些個人的家庭,通過鏡頭捕捉他們的私人空間和物品。通過在主體自身的攝影檔案旁拍攝這些室內空間,徐冠宇在他的藝術願景和他們的生活經歷之間創造了對話。 《Resident Aliens》作為對遷徙狀況進行的考察,焦點了那些在不同地方和身份間存在的人的韌性。徐冠宇的這個項目不僅凸顯了移民面臨的深層複雜性,還為理解他們與歸屬感和認同提供了一個深思的空間。 了解更多-- https://www.images.ch/en/artistes/guanyu-xu/ 閱讀更多 -
Wesley Tongson
Frieze Library x MMCA Seoul 2024年9月4日 《唐家偉:旅塵》被收錄在Frieze Library中,並將成為MMCA(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永久收藏的一部分。 Frieze Library最初是由紐約畫廊Gordon Robichaux所構想,希望能發揮「展覽會、雜誌、博物館與畫廊之間的策展合作」的功能 (Sam Gordon, Gordon Robichaux)。這項計畫邀請每位 Frieze Seoul 參展商提交一份藝術刊物,這些刊物將共同組成在博覽會上展出的作品集。這本作品集可作為博覽會的檔案,透過藝術家、作家和藝術專業人士反映當下的情況。 在博覽會結束後,這本作品集將捐贈給 MMCA 的數位圖書館與檔案室,成為其永久收藏的一部分。 閱讀更多
-
Alison Nguyen
Frieze Film 2024 2024年9月2日 Alison Nguyen的作品將被收錄於Frieze Film 2024特備節目《All that Weaves the Universe: Of Quantum Entanglements》,並於今年九月在韓國首爾佛利茲影展 (Frieze Film) 播放。 該影展由國立現代美術館的Joowon Park和泰特現代美術館的Valentine Umansky合作策展,與戶外媒體藝術節EMAP (Ewha Media Art... 閱讀更多 -
Michael Müller
Michael Müller's Questionnaire for Berlin Art Week 2024年8月27日 “基因或我對藝術的信仰' 短小精悍: 沒有人像藝術家邁克爾 ‧ 穆勒一樣迅速回答了我們的問卷。 您目前正在創作什麼? 繪畫敘事。 您每天有什麼習慣嗎? 清晨做瑜伽。 工作時聽什麼音樂? Ragga 或 Gamelan 音樂,但目前聽的是 90 年代的流行音樂。 您喜歡贈送哪本書? 紅色自傳: 安妮-卡森的《紅色自傳:詩體小說》。 您希望在家中擺放哪件藝術品?... 閱讀更多 -
Roland Biermann
Roland Biermann longlisted for the Aesthetica Art Prize Exhibition 2024 2024年8月26日 羅蘭-貝爾曼 (Roland Biermann) 入圍 2024 年Aesthetica Art Prize 展覽的候選名單 羅蘭-貝爾曼是今年 Aesthetica 藝術獎的入圍藝術家之一。他的 《Greetings to the Universe》 系列中的幾張新照片已於今年春季 2 月 16... 閱讀更多 -
Roland Biermann
snow+concrete included in “Balance and Harmony” at the Trades Hall, Glasgow 2024年8月22日 羅蘭-貝爾曼 (Roland Biermann)的 《snow+concrete》作品被列入格拉斯哥 Trades Hall 的「平衡與和諧」展 當代玻璃協會 (Contemporary Glass Society) 與蘇格蘭玻璃協會 (Scottish Glass Society) 的聯合展覽「平衡與和諧」中,將展出羅蘭-貝爾曼《snow+concrete》系列中的兩件熔融玻璃作品。展覽在格拉斯哥市中心 Merchant City 的 Trades... 閱讀更多
-
Roland Biermann
STATIONS 3 shortlisted for Liverpool Sculpture Prize 2024 2024年8月22日 羅蘭-貝爾曼 (Roland Biermann)的《STATIONS 3》入圍 2024 年利物浦雕塑大獎 今年夏天,羅蘭-貝爾曼的《Stations 3》入圍了 2024 年利物浦雕塑大獎(Liverpool Sculpture Prize 2024)的決賽。《Stations 3》 是 Biermann 的 《Stations》 系列雕塑的一部分,全部由回收的油桶和高速公路護欄製成。該系列的其他作品曾在倫敦 Barbican、紐約... 閱讀更多 -
Frieze Seoul 2024
Frieze Masters Highlights Liu Kuo-Sung and Wesley Tongson 2024年8月10日 首爾斐列茲藝術博覽會 Frieze Seoul 2024 斐列茲大師展亮點: 劉國松和唐家偉 - 爍樂畫廊將參加 2024 Frieze Seoul, 呈獻 藝術家劉國松、馮鍾睿、唐家偉、王公懿、吳杉、鄭重賓 精選作品 ,展位 M06。 - Frieze 觀賞室 --... 閱讀更多 -
Michael Müller
"Durchdringen: Das U/unheimliche s/Sehen" at the Kunstforum Berlin 2024年8月9日 Durchdringen: Das U/unheimliche s/Sehen 地址: Stiftung Kunstforum Berliner Volksbank, Berlin 日期: 2024 年 9 月 11 日至 12 月 18... 閱讀更多 -
Alison Nguyen
Frieze Profile: "Alison Nguyen Journeys Through Digital Realms" 2024年7月23日 Frieze Magazine Profile Alison Nguyen Journeys Through Digital Realms By Cassie Packard Alison Nguyen’s film eschews didacticism to instead plunge... 閱讀更多
-
Michael Müller
"When We Kissed That Kiss" at the Metropol Kunstraum 2024年7月22日 Michael Müller—When We Kissed That Kiss Metropol Kunstraum, München Exhibition Period: 7 September – 18 December 2024 The collector Markus... 閱讀更多 -
Fong Chung-Ray
東方畫會與台臺灣戰候美術的現代化 2024年7月17日 象外經心:馮鍾睿60年繪畫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公共節目 東方畫會與臺灣戰後美術的現代化 日期:2024年7月19日,下午1時 講者:⽩適銘教授 |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 評議人:吳秀華博士 |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館長 隨著國民黨政府戰敗撤退臺灣,二十世紀前半葉未克完成的美術改革,順勢被移轉至此,自1950年代之初起即持續展開。此種改革不僅對臺灣現代美術發展帶來空前影響與巨大衝擊,更造就中國藝術史上最具激進奮發的劃時代意義。延續戰前決瀾社以及抗戰時期剛萌芽的現代化風向,1951年,李仲生、朱德群、林聖揚、趙春翔及劉獅等人在臺北舉辦「現代畫聯展」,正式以「現代畫」稱謂標舉自由創作意識,再次揭起革命火種。數年之間,東方畫會、五月畫會及現代版畫會等相繼成立;1960年代之後,以美國為主的西方抽象表現主義風靡臺灣,此種藝術形式旋即成為臺灣藝術界積極探討的對象,為當時極端苦悶、亟待改革以及尋找出口的需求,適時提供了憑藉。 成立於1957年的東方及五月畫會,強調以非具象及反映東方精神為主體的藝術思維,以分頭並進的方式接續上述「現代畫聯展」曇花一現的革命浪潮。這些畫會雖同時標舉現代、前衛、抽象、幾何等觀念,然其成員的風格、媒材及語彙卻不盡相同,卻共同在現代造型、媒材上尋找東西融通的可能性,並藉由對民族、土地、歷史及個人的連結,跨越有形的文化障礙,進而形塑出一種超越時空又充滿浪漫想像的現代藝術氣質。融匯西方藝術的前衛性及東方文化的民族性,可謂中國畫尋求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多元演繹成果,更是在戰後臺灣特殊的時代背景中所蘊育成形的,可以視為民初五四運動創建新文化在戰後的延續,其影響力無遠弗屆,遍及臺、港、中及海外華人世界,即便至今仍持續醞釀發酵中。 白適銘教授畢業於日本京都大學,獲藝術史博士,現任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籌備處主任、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藝術史研究中心主任。他專研臺灣美術史、中國美術史、東亞文化交流及當代策展與評論。 吳秀華博士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獲藝術史哲學博士,研究中國書畫及現當代藝術,多年來一直教學和策劃藝術展覽,尤重視推廣對傳統藝術的當代演繹。 了解更多: https://umag.hku.hk/tc/exhibition/abstract-evolutions/ https://umag.hku.hk/tc/event/ton-fan-group-and-the-modernisation-of-post-war-art-in-taiwan/ 閱讀更多 -
Guanyu Xu
Sharp Cuts: Queer Collage 2024年7月17日 徐冠宇《Temporarily Censored Home 》系列當中的作品《Space of Mutation》(2018) 將群展於美國紐約CLAMP,舉行日期為7月18日至8月29日。 徐冠宇在北京父母家中創造了一些臨時性的沈浸式裝置藝術,目的是去異化居家空間中的異性戀規範,挑戰他童年時代保守的禁忌。Michael Young 同樣通過重新挪用藝術家自我確認性取向和出櫃之間所發行的復古同性色情年曆,探討了他成長過程的相關議題。兩位藝術家都在探索與性別認同有關的羞愧、恐懼和最終接受的過程。 《Sharp Cuts: Queer Collage 》邀請觀者一同探索拼貼藝術的蛻變力量。通過參展藝術家富有多元性和影響力的作品,此展覽揭示了拼貼藝術的激進可能性,並幫助構想一個更加包容性別多元群體的社會。 群展藝術家包括 :Aaron Krach, Anthony Goicolea,... 閱讀更多 -
Kurt Chan
Artomity Magazine 2024年7月15日 Artomity 雜誌報導了藝術家 Kurt Chan 的創作歷程、當前的實驗嘗試、2023年在香港 gdm 畫廊舉辦的個展,以及他對香港藝術圈發展動態的見解。 CHT: 你最近在2023年於Galerie du Monde舉辦的展覽中,在畫布上投影動圖。這是否也是反映現實的多重性質的方法? 陳育強: 正確。這方法讓我可以把不同的元素帶到一起,探索它們之間的關聯性。那些動圖強調了大自然的強大和原始性,而這些元素在我的畫中未必有呈現出來,它們也把我對景觀的各式想法連結起來。 可能這些實驗性創作會令你對我的風格感到混淆。作為老師,我要教授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事物。隨著時間發展,這些種種都成為了我的一部份。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不相信獨特的風格,因為現今的藝術家生活在一個充斥資訊的世界。 CHT: 在展覽的入口,你展示了一些水墨畫,以及像是裝置的作品。裝置由不同大小的畫和雕塑組成。你的靈感來自於哪裡? 陳育強: 藉今次展覽,我想總結自己至今的所做的事和尋找未來的方向。我曾想研究怎樣融合中西藝術,以及兩者之間是否有中間點。那亦是一個機會讓我深入鑽研各式媒介和它們的特徵。我想我之後會重回比較傳統的風格及找尋自己的信念核心。我問自己一個基本問題:作為一個畫家我應該做什麼?選擇看似不多,而且比起新的科技和知識性藝術也許老土,但是我仍然相信有千年歷史的藝術傳說。 CHT: 展覽的名稱「舊風景... 閱讀更多
-
Cathy Lu
Harvard Ceramics 2023-24 Artist in Residence Exhibition 2024年7月11日 Cathy Lu, 2023-24 Artist in Residence at Harvard Ceramics, makes art that manipulates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imagery and presentation as... 閱讀更多 -
Steph Huang
Tate Britain Solo Exhibition "See, See, Sea" 2024年7月10日 Steph Huang will present her debut presentation at Tate Britain from 12 July 2024 to 5 January 2025. Solo exhibition... 閱讀更多 -
Fong Chung-Ray
Artist Interview - NOC Artist Series 2024年7月8日 Fong Chung-Ray's painting '2019-10-29' is featured in the NOC Whampoa cafe's art wall, and NOC interview the Fifth Moon Group... 閱讀更多 -
Liu Sheng
Potato Man's Quest - Artist Talk 2024年6月17日 On 15 June 2024, gdm hosted a conversation at the gallery — Liu Sheng in conversation with his university professor... 閱讀更多
-
Lam Tung Pang
Canton-Sardine 2024年6月10日 Lam Tung Pang's new video work is featured in 'Gone with the Wind' presented by art space Canton-Sardine . Curated... 閱讀更多 -
Alison Nguyen
history as hypnosis V03 at murmurs LA 2024年5月30日 Solo project 'history as hypnosis V03' at murmurs LA Exhibition Period: 30 May – 6 July 2024 This exhibition brings... 閱讀更多 -
Steph Huang
Mark Tanner Sculpture Award 2024年5月16日 “There Is Nothing Old Under The Sun” Mark Tanner Sculpture Award 2023/24 Winner Exhibition Exhibition Period: 17 May - 29... 閱讀更多 -
Wu Chi-Tsung
Album Design for Dun Ren Hospital "EARTHING" 2024年5月10日 In the summer of 2012, lyricist Yung-Feng Chung visited Dun Ren Psychiatric Hospital in Yuanlin and was surprised to find... 閱讀更多
-
Alison Nguyen
Whitney Museum ISP Exhibition 'At Odds With' 2024年5月9日 艾莉森·阮(Alison Nguyen)的作品《Change Order》現在正在惠特尼博物館獨立研究計劃(Whitney Museum Independent Study Project)的項目展覽“At Odds With”中展出,由Juana Berrío策展,於2024年5月9日至24日在紐約Westbeth畫舉行。 《Change Order》集雕塑、多種視覺元素於一身,在藝術的語境下探討了有關作者身份、勞動、移民和價值的概念。 閱讀更多 -
Steph Huang
Den Den the Mushi at Camberwell Sculpture Garden 2024年5月9日 Steph Huang premieres her public sculpture at the Camberwell Sculpture Garden in London. The new work is titled Den Den The Mushi -- a... 閱讀更多 -
Wang Gongyi
10 Older Asian American Artists to Celebrate AAPI Heritage Month 2024年5月3日 王公懿被 Artsy 列入“10 位年長的亞裔美國藝術家,慶祝亚裔美国人和太平洋岛民傳統月“,作者為 Mimi Wong。 身爲中國藝術家,王公懿在2001年 決定移居美國時已經五十多歲了。幾年前的一次個展把她帶到了俄勒岡州,這個地方最終成為了她的新家。她的作品反映出她對自然世界的熱愛。她的水墨畫和水彩畫讓人聯想到霧濛濛的山峰、空曠的草地和岩石瀑布,以及它們所傳達的沉思和情感。 以她的美術訓練為基礎,王公懿也重新詮釋中國書法,有時帶著狂熱的能量。她將經典的藝術形式抽象為難以辨認的塗鴉、污點或斑點,創造出一種新的語言。她的作品捕捉了記憶和傳統,充滿了日常的短暫性。 Learn more -- 10 Older Asian American Artists to Celebrate This... 閱讀更多 -
Fong Chung-Ray
Retrospective at UMA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24年4月29日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目前正在展出的《象外經心:馮鍾睿60年繪畫》,於2024年5月3日開始,持續至2024年8月18日。馮鍾睿的作品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和西方現代藝術,這種跨文化的藝術形式讓觀眾能夠在他的畫作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匯與碰撞。他的作品以抽象藝術為主題,運用獨特的技巧和視覺語言,將豐富多樣的藝術傳統、技法和主題介紹給國際觀眾,促進了對中國文化的深層理解和欣賞,為全球藝術界帶來了嶄新的視野。 閱讀更多
-
Kongkee
Taotie - Public Art Installation at the Asian Art Museum 2024年4月23日 江記(Kongkee)的裝置作品《饕餮》(2022)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East West Bank Art Terrace特別戶外展覽空間展出。該作品借助中國神話背景,重新講述了饕餮的故事——一個因貪婪而毀滅的怪物。江記通過其藝術作品賦予了饕餮新的詮釋:饕餮不僅是古代中國酒器上的圖騰,警示人們貪婪之惡,也成為現代社會的隱喻。 江記創新地使用霓虹燈這種象徵當代廣告的材料,將古老神話轉化為對現代社會的批判。這件霓虹藝術品由社交媒體標誌組成,象徵對“贊”和“分享”的渴望,突顯了數字時代的貪婪,即對社交媒體的虛擬認可和榮譽的無盡追求,猶如饕餮的暴食。 展示於公共空間中,江記的作品不僅僅是對歷史教訓的提醒,它也大膽地挑戰觀眾,使關注反思廣告和社交媒體在生活中的廣泛影響。《饕餮》暗示,當代廣告就像1988年的電影《極度空間》中控制人類的潛意識信息的廣告一樣,具有催眠和操控的力量。通過類比,《饕餮》批判的不僅是消費主義衝動,還揭示了社交媒體如何微妙地操控我們的自我價值感和身份認同。 通過《饕餮》,江記呼籲對廣告和社交媒體內容的倫理責任進行批判性審視。這件霓虹藝術既是一則現代寓言,也是一個行動呼籲,敦促觀眾重新考慮這些媒介對社會價值和個人影響的深遠影響。 閱讀更多 -
Guanyu Xu
Brooklyn Rail Reviews "Dream Time" 2024年4月17日 Hindley Wang reviews UCCA Beijing's exhibition 'Dream Time' where Guanyu Xu's Resident Aliens series is featured. What is taking place... 閱讀更多 -
Wu Chi-Tsung
Worcester Art Museum Acquires Wu Chi-Tsung's Cyano-Collage 191 2024年4月8日 吳季璁的《氰山集之一百九十一》(2023)在伍斯特藝術博物館的《新地形:21 世紀風景攝影》中展出,該展覽專注於 21 世紀藝術家如何使用不同的攝影工藝來探索風景。展覽包括過去 20 年間創作的約 30 件藝術作品,強調各種技術,包括 3-D 列印、編織、刺繡、拼貼,以及使用生銹的罐子和湖水等非傳統材料,重新詮釋傳統的攝影實務。透過這些藝術作品,《新地形》探討科技、身份、政治行動主義和歷史的關係。本展覽由博物館 Stoddard Curator of Prints, Drawings and Photographs Nancy Kathryn Burns... 閱讀更多 -
Guanyu Xu
Art Gallery Miyauchi - Exhibition Curated by Yutaka Inagawa 2024年4月6日 日本宮內美術館群展'Nurturing Nodes in the Nook of an Odd Sock'由Yutaka Inagawa策展,展期為2024年4月20日至6月30日,徐冠宇的《外籍人口》系列作品於該展覽中展出。 這次實驗性的展覽以實驗性的探索為核心,旨在拆解和重新配置展覽製作的熟悉架構。Yutaka Inagawa的藝術視角和多軸結構為這個項目注入了獨特的活力,力圖培養出一個非傳統的展覽環境。他所謂的“操縱性”策展不僅創新了來自不同文化和歷史背景的藝術作品的排列方式,還成為了各種反應產生的媒介,包括觀眾對材料的共鳴,以及不同藝術品之間的互聯性。這一策展方式被構想為一個集體的嘗試,旨在超越現有的社會框架。 閱讀更多
-
Kongkee
Asia Society Game Changer West Honoree 2024年4月5日 gdm is delighted to announce artist Kongkee has been honored the 2024 Asia Society Game Changer West Award — recognizing... 閱讀更多 -
Alison Nguyen
Los Angeles Festival of Movies 2024年4月2日 艾莉森·阮(Alison Nguyen)的作品《歷史幻夢》(history as hypnosis)將於2024年4月7日在洛杉磯電影節上展映,放映後將舉行映後談。 關於《歷史幻夢》: “一部通過美國越戰文化記憶展開的富有想像力的公路電影,作品圍繞三名女性的旅程展開,她們最近被一種人工智能重新編程,徹底抹去了她們以前生活的所有痕跡。在旅程中,她們穿越了一片詭異的沙漠景觀,前往附近的大都市。在艾莉森·阮的手中,這些沒有記憶或歷史的角色成為了電影運用疏離、同化和拒絕主題的案例。這部電影結合事實和虛構,並利用象征著汽車文化與美國擴張主義和電影史交織的標誌,即位於南加州地區的後現代玻璃幕牆、仿造建築和道路基礎設施,來揭示集體意識與冷戰軍工複合體之間難以言喻的聯繫。”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電影部策展人Sophie Cavoulacos 閱讀更多 -
Guanyu Xu
Hessel Museum of Art 2024年4月1日 Group Exhibition 'I’m not alien, I’m discontent' Hessel Museum of Art, Bard College, New York Exhibition Period: 6 April -... 閱讀更多 -
Tsang Kin-Wah
Jim Thompson Art Center 2024年3月28日 “Nomadic” Curated by Dr. Vennes Cheng Presented by Jim Thompson Art Center Exhibition Period: 21 March – 2 June 2024... 閱讀更多
-
Guanyu Xu
Art Basel Hong Kong - Exchange Circle and Press Highlight 2024年3月27日 Guanyu Xu has been invited by Art Basel Hong Ko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2024 edition's public program. Xu shared... 閱讀更多 -
Ling Pui Sze
Artomity Magazine 2024年3月25日 Ling Pui Sze has been profiled by Artomity Magazine. In an interview with Jessica Wah, Ling shares insights on her... 閱讀更多 -
Zheng Chongbin
"Immeasurable Things" Artist Tour 2024年3月24日 Artist Guided Tour by Zheng Chongbin Date: 27 March 2024 Time: 10am Venue: Galerie du Monde Galerie du Monde is... 閱讀更多 -
Fred Scholle and Kelvin Yang
Art Basel Stories - Hong Kong Gallerist 2024年3月19日 Art Basel Stories interviewed our founder and managing director Fred Scholle and Kelvin Yang on their love for the city... 閱讀更多
-
Adia Millett
Public Mural Commission for the UCSF Benioff Children’s Hospital 2024年3月18日 Adia Millett 受邀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Benioff 兒童醫院(UCSF Benioff Children’s Hospital Oakland) 創作公共藝術作品。她將為該醫院新行政支援大樓的外牆進行繪畫創作。不久前,Millett 在距離醫院幾英里之南的西奧克蘭洛厄爾公園(Lowell Park) 籃球場上完成了一幅名為《Taking Flight》的壁畫創作。 Millett 近期的作品充滿色彩、明亮和歡樂,這些元素源自奧克蘭多元文化,反映人們如何慶祝自己的祖先和歷史。她希望作品能激勵每個人看到希望和可能性。 了解更多: https://www.ucsf.edu/news/2024/03/427281/local-artist-adia-millett-selected-benioff-oakland-facade-art 閱讀更多 -
Kongkee
Artomity Magazine 2024年3月14日 Artist Kongkee is featured in Artomity Magazine's exhibition review. Written by Brady Ng, delving into Kongkee’s recent exhibition in Hong... 閱讀更多 -
Zheng Chongbin
Asia Art Archive - In Conversation with Professor Yeewan Koon 2024年3月14日 Artist Talk: Zheng Chongbin’s Light Space Practice In Conversation with Professor Yeewan Koon Time: 22 March 2024, 6:30pm - 7:45pm... 閱讀更多 -
Lam Tung Pang
China Institute New York 2024年3月11日 'Shan Shui Reboot: Re-Envisioning Landscape For Changing World' Exhibition Period: 7 March - 7 July 2024 Address: 100 Washington Street,... 閱讀更多
頁
1
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