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擁有四分之一印度血統的邁克爾•穆勒1970年出生於德國;自幼便在東西方文化之間不斷穿梭,由此激發了其透過藝術創作來追尋個人身份及集體意識的認同。其創作以無限的想像力,探討各種文化間的差異與共性,在天差地別卻又奇妙互補的知識領域之間另闢蹊徑。穆勒的作品深植於藝術史,將哲學思想與個人感受融為一體,帶領觀眾思考比自我更深邃的形而上學的探索。
「自我認知的三重路徑」為穆勒的自我發現之旅,探討人類該如何認知和擁抱變化,創造自我。穆勒在「第一章:見微知著」中道出了他在九十年代前往喜馬拉雅山尋覓其亞洲血統、文化和信仰根源的心路歷程。他深信人必須認識並瞭解自己的文化傳承,方可塑造獨立的思維架構,形成屬於自己的信念體系。
-
我們如何理解世界?
-
這是穆勒在「第二章:觀雲識天 」的大哉問。他每天記錄了旅途上看到的雲影變化,透過沿途遇到的事件及出現的夢境,探索當下的感受和準確的回憶,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以及面對變幻無常的事物,人該如何活出自我。
-
何謂「意涵」(sense)?我們是如何理解這個世界的?愛,也許是人類生存的核心。可是我們小時候所認識的愛,跟我們少男少女時所渴望的愛,還有我們走進人生晚景時所洞悉的愛,都截然不同。我們對世界的體悟,總是如浮雲般飄渺不定。
-
-
穆勒相信人們在現有的種種「架構」之中懂得見機而作,自有法度。標準即在,結果未知。過去三十載,穆勒一直通過其藝術實踐,設法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而在這過程中,穆勒發現我們周遭的一切皆人為,同樣逃不出變化之流。
-
「觀雲識天」的主角是一件大型裝置《測雲觀變(簡稱:雲圖),為尚-呂克‧南希而作》(The Sense of Measuring Clouds (Working Title: Cloud Atlas) for Jean-Luc Nancy),由八十一件作品組成,其中包括了穆勒在 2007 年至 2021年的十四年間所創作的繪畫、絲網印刷和紙拼貼。他藉著雲影、原子彈爆炸和花椰菜的圖像,對「意涵」的可能性作出提問,探索人們的思考架構和認知過程。
-
Der Sinn des Wolkenvermessens (Working Title: Wolkenatlas) für Jean-Luc Nancy
鉛筆、水墨、圓珠筆、螢光筆、丙烯顏料、石膏、水性絲印油墨、素描紙、橙色方格紙、有機玻璃
一組八十一件作品,整組裝置:175 x 1013 cm
創作年份,2007年 / 2014年 / 2021年
-
雲影以各種形式和表象不斷重現,從童稚天真的形象到抽象的畫面,從記憶的印象到精細的科學分析 –– 這些都成為了理解和意義起源的象徵,使我們能夠辨別其間的結構和相似之處。背景的橙色網格顯示了如何創造意義,使之構成一個系統;讓我們看到什麼樣的秩序規則是必要而可能的,可以反映出系統與所代表事物的關係,反之亦然。
-
-
穆勒的「雲圖」,其基本假設是,理解只有通過個別元素的聯繫才有可能形成,而這種聯繫可以讓人感知到元素之間的相似性。穆勒認為,每一次重複都會產生差異,即使差異十分輕微,人只能在差異中領略意義和理解如何形成。這種信念與法國哲學家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的解構主義有共鳴。
-
穆勒質疑我們能否有一種全面而完整的意義及知識體系,並以其藝術手法證明了碎片也可以同時存在。每塊碎片都可以有自身的意義,而無需被納入一種系統化的表象去理解,因為若放到結構體系中去考慮,碎片反而喪失了其獨特的意義。這與融入到裝置作品中的自我參照元素形成對比,例如觀者可以看到藝術家最初的創作草圖,囊括整個索引系統的架構,相當於對索引的索引;而本是背景的橙色網格亦出現於單獨的素描和畫面的邊框上,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
Fucking Prain (Miss Spelling)
系列:Verschränkte Werke
丙烯、亮漆、數碼印刷、鋁塑板和玻璃
雙聯畫,每張182.2 x 147.2 x 4 cm,2021年
-
展覽中另一件大型作品命名為《漆上腦》(Fucking Prain (Miss Spelling)),這是一幅雙聯畫,用丙烯、亮漆和數碼印刷,創作在鋁塑板和玻璃上。兩幅畫由許多層次組成,不僅僅是物理層次,還有時空層次,貫穿了藝術家早期的創作至他近期於《困難的繪畫》(Schwierige Bilder)系列中對傳統繪畫的探索。
穆勒最初的創作意念,是想看看把大腦解剖之後,能否看到資訊如何遊走於我們的神經?我們的大腦如何運作?雙聯畫的創作手法是:他把自己的早期作品拍攝下來,在電腦上重新編排畫面,將之打印到鋁塑板上,再於上面繪畫。原先的圖像成為了過程的一部分,被修改,到最後,原圖已杳無蹤影,也許只剩下一些碎片,可以略窺一二。 -
我們的記憶有多準確?是否有可能回到原點,回到我們過去的狀態及當時的情況?這一切都可以重現嗎?人是否可以重複思考一件事,而得出相同的結論?還是每次的思考都會引發新的觀點?我們的思維結構、邏輯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如何理解這世界?
質疑既有的主張,或提出新的論斷 –– 這一直是穆勒藝術實踐的核心主題,還有什麼比繪畫這種如此具有意識形態傾向的媒介,可以更有張力?
-
Roter Ibis [Eudocimus ruber]
猩紅色朱鷺標本、灰泥底座,2021年
朱鷺:35 x 26 x 19 cm
底座:120 x 20 x 20 cm
-
此外,第二章中還有兩件小型裝置作品,其中包括一隻猩紅色朱鷺的標本。朱鷺在北非文化中被視爲神聖和智慧之鳥,而在「觀雲識天」中擔當穆勒「雲圖」的「觀者」。展覽還有三件形狀奇特的挂牆裝置作品,以及十五幅素描,靈感均來自穆勒在西藏和喜馬拉雅山的遊歷。
-
關於藝術家
邁克爾•穆勒(Michael Müller), 1970年生於德國萊茵河畔因格爾海姆,擁有四分之一印度血統。作品豐富多樣,新意迭出,不囿限於單一解釋。他不斷開拓藝術表現手法,擅長將紙上作品結合繪畫、文本、雕塑、現成物、音樂及表演等。他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跟隨捷克裔藝術家Magdalena Jetelová學習雕塑和繪畫。從2015年到2018年,他在柏林藝術大學教授擔任教授。2018年,獲提名不萊梅Böttcherstraße藝術獎。
近期個展包括:「自我認知的三重路徑」(三個章節),世界畫廊,香港 (2021-2022) ;「Schwierige Bilder」,Sammlung Wemhöner,德國柏林 (2021) ;「Stripping the Force – The Self and the Other」,巴塞爾藝術展之藝薈香港,世界畫廊項目,香港 (2020) ;「Anton in a Bast Skirt」,Galerie Thomas Schulte,德國柏林 (2020) ;「作為拷貝的展覽」,世界畫廊,香港 (2018) ;「Stripping the Force」,Kunsthalle Bremen ,德國不來梅 (2018) ;「SKITS. 13 Exhibitions in 9 Rooms」,Staatliche Kunsthalle Baden-Baden,德國巴登-巴登 (2016) 。穆勒的作品被多個國際機構收藏,其中包括德國的Kunstmuseum Bonn和美國洛杉磯當代藝術館等。穆勒現於柏林生活及工作。
邁克爾 • 穆勒(Michael Müller)
自我認知的三重路徑
第二章:觀雲識天
以往 viewing_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