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動”以來,有物介入的創作行為,自始至終難以與身體剝離開,它是行動物化的結果, 是身體意志的轉嫁,是參與的遺跡……物與身體以何種方式共處,並在某個場域發酵,使物最 終具有了異於自身的屬性?
藝術中關於身體的討論已經很久遠,但這次展覽仍希望能透過一條窄縫去窺探身體和物之間 的共處關係,也就是從物的角度來觀身。這些物顯示在與身體相遇時,(不是傳統意義的塑,而 是遇見)彼此滲透,在自然或周遭環境中作為身體的隱喻、肢體的延伸、行動的印記而顯露, 物具有了肉身的痕跡。
場域確定了身體的境遇,當作為身體的物在某處顯現時,它提示我們身處的世界,矛盾又重 疊:山頂的紅色石塊與混凝土殘跡;椅子下的陰涼與雨水注滿的方井;漂浮的衣物與墜落的樹葉;飛翔的垃圾袋與白色的波浪;內褲中柔軟的針線包與堅硬的鵝卵石;如皮膚伸展的房間與裸露 的鋼筋……
李永庚躺在院子中的四把椅子下面,像藏在一座房屋或者是一座山的背陰處。四把椅子的陰 涼即是他周身的正午之需。陰影蓋在身上,椅子即為身,影子即為衣。衣物是身體最私密的場 域,也是身體的第二張皮膚,李永庚用衣物製作了很多表明身體關係的作品,這次展覽中那兩 條紅綠內褲中的凸起,是一位姑娘親手製作的針線包,情感傳遞再直接不過身體知覺。
了解更多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kwMzU2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