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季璁

「照見」,由王嘉驥策展

「照見」

策展人: 王嘉驥

地點:台北TAO Art Space

展覽日期:2021年7月13日至10月12日

 

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曾經趁著黃昏入夜的時間,持燈引導藝評家葛賽爾(Paul Gsell, 1870-1947),在黑暗之中欣賞古希臘的維納斯雕像。透過幽微燈光的映照,雕塑家同步推移承載雕像的轉盤,讓藝評家的目光緊盯愛神像的軀體,照見細膩有致的凹凸變化。藉此,羅丹讓葛賽爾發現了古典時代藝術家再現的肉體之美。[1]

 

年少時期的吳季璁,仍在摸索創作的可能,亦曾借光自照。在黑暗中,他以手電筒替代畫筆,對著自己的臉部捕捉肖像,並將相機設定為長時間曝光(B快門),讓光跡同步顯影在底片上。沖印放大的影像,成為他最早期的《自畫像》(2004)系列。就此而論,「照見」不僅是吳季璁個人啟蒙與自我發現的隱喻,也是他用於創作的獨特手段。

 

在《自畫像》系列之前,他嘗試過以高速快門(1/8000秒)攝錄自家窗外所見的《雨景》(2002)。動態影像裡,跳動無歇的雨滴對照遠處看似凝止不動的淡水河地景,尤其是橫跨河面的關渡大橋,以及路面和週遭的樹林。介於高速運動和凝結靜止之間,則是橋上和路上川流不息的車潮。透過相機和攝影機,吳季璁一再地反轉並顛覆人類日常的視覺,以及對於現實的感知經驗。有意識地操作時間中的「剎那」,予以延遲放慢或激烈加速,吳季璁提供了另類的觀照現實之道。

 

「照見」也是佛典常見常用的語彙,指向開悟成佛的透徹與超脫。2021年5月,吳季璁在Tao Art Space發表個展,特別因應此一機構的經典雕刻收藏,選擇了五件別具美感與精神意涵的歷代佛像,包括:東魏至北齊(6世紀)的灰石貼金帶彩佛首像、北齊(6世紀)的灰石佛首像和菩薩立像、隋代(6-7世紀)灰石菩薩首像,以及宋代(10-13世紀)木雕阿難尊者立像等,作為文本,發展出一系列的錄像作品。借「照見」之名,除了反映策展人對於吳季璁過往以來的藝術觀察,也對應他此次以佛像為題的這些新作。

 

手電筒猶如光筆,藝術家對著佛像寫生;攝影機固定在旁,紀錄光束在空間中的移動,以及佛像在光跡下顯影的結果。錄製完成的動態影像,在後製的過程中,經由藝術家研發的數位程式,重新加以處理。針對每個影格(1秒30格),吳季璁為畫面的圖層設定明暗度的參數,令其逐層疊加。如此,電腦運算過後的錄像畫面,除了維持原來的時間線性,卻因為影格圖層的累加而強化,塑造出一種令人驚異的視覺效果,彷彿時間增加了物理性的厚度。

 

相同原理的錄像創作,吳季璁早在2003年已有嘗試。差異在於,那時還是數位運算方興未艾之時,他能擁有和取得的後製工具極為有限,只能運用手邊拮据的設備,逐格疊加圖層,完成了初階的《71格的自畫像》。將近20年後的今天,有了更先進的數位設備和程式協助拍攝與運算,藝術家延續並擴充早期還無法徹底實踐的觀念,如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早期的吳季璁多半憑藉自我摸索與實驗,完成不少直接以「自畫像」命名的作品。從認識自我到觀察現實,影像工具是他觸探現象真實性的核心媒介。思考影像及觀看的本質,他經常從懷疑和反詰的修辭開始,建立問題意識。懸疑中的弔詭幾乎是他影像作品不可或缺的美學特質。

 

延續先前已有的風格與影像思考,吳季璁借光照見佛像,明顯是出於藝術創作的探索,與佛家參悟虛幻現實的依歸具體有別。雖然如此,經他轉化的佛像形影,在幽暗中逐漸轉明,從局部到全部,倒是讓觀眾如實目睹了「照見」之美。吳季璁召喚佛像內蘊的精神力,顯現其神祕性,也使觀賞變成一趟豐富的發現過程。

 

吳季璁繼續將相同的影像後製技術,運用於他選景拍攝的海岸和城市,成為《寫生習作》(2021)系列。不管是北臺灣的龍洞海景,或是都會區的臺北市景,雖然都是再真實不過的現實即景,重新處理過後的動態影像,出現了視覺上的變異,製造了懸宕在是與不是之間的感知迷惑。自然景觀也罷,城市人潮也罷,本來都是變動不居;然而,經過藝術家特殊的數位操控以後,卻在轉瞬間凝結為固態的風景奇觀,著實讓人嘖嘖稱奇。儘管本於現實,創作者提供的卻是現象界不可能真實發生的圖景。吳季璁的人為擬造,存乎現實與虛構之間,擴延了作品的哲學暨美學思辨空間,觀者得以反芻本體與真實。

 

搭配吳季璁以Tao Art Space所藏佛像為文本的影像新作,「照見:吳季璁個展」在空間的運用上,也安排影像中所見的各尊佛像原作一同展出,期盼增添古代與當代藝術不期而遇的對話趣味。同時,第一展廳的入口處,特別安排了掌中劇的舞臺及戲偶展出──也是Tao Art Space的特別收藏。戲臺與人偶帶著鮮明的人間戲劇特質,也藉此迎賓,引領觀眾進入展場空間。

 

如前所述,「照見:吳季璁個展」集結藝術家年少時期以自我探索為起點的作品,包含《自畫像》、《71格的自畫像》、《雨景》等,具有濃厚的實驗氣息。2021年的全新之作,包含多件以佛像為題的錄像和攝影輸出作品,以及兩件分別以龍洞海景和臺北市景為題的《寫生習作》錄像作品。藉由早期作品與新作的對照,除了提供溫故知新之感,也讓觀眾得以觀照吳季璁20年來的創作路徑與審美偏好。

 

[1] Auguste Rodin, Art: Conversations with Paul Gsell, trans. Jacques de Caso & Patricia B. Sanders (Berkeley and Los Ang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pp. 22-26. 亦參閱《羅丹藝術論》,羅丹口述,葛賽爾筆記(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頁45-51。

 

新作《寫生習作 001 - 龍洞海景》預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_pm6UbUbY

2021年7月13日
262 
於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