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畫廊隆重呈現五月畫會展覽,精選了「五月畫會」重要成員劉國松,馮鍾睿,陳庭詩,胡奇中,顧福生之60-70年代的25件精華創作。其中藝術家陳庭詩,胡奇中及顧福生的作品將是首次在香港展出。
作為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中最為重要的藝術團體之一 —— 五月畫會成立於1956年,並於1957年5月在台北中山堂舉行了首展。之後開始固定在每年的五月舉辦畫展。五月畫會以大膽的創新精神、主張自由的創作題材、概念及藝術表現方式等成為台灣現代藝術最為前衛的藝術團體。其對台灣及大中華地區的藝術發展影響深遠。今次展覽,希望通過活躍於台灣現代美術運動的五月畫會成員,所創作於台灣藝術革新時代的重要作品,去回顧和追溯五月畫會於六七十年代的狀態,以了解其對於台灣及亞洲前衛藝術發端與發展的重要性。
劉國松 (1932 - )
五月畫會的創辦人之一,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被譽為“現代水墨之父“的劉國松長期致力於現代水墨的推廣與傳承,是現今全球藝術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創作理論及藝術創新精神推動了中國水墨畫的發展。其作品廣泛被世界各地美術館及機構收藏。
胡奇中 (1927-2012)
五月畫會重要成員,台灣現代繪畫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59年即在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展出,並多次參加聖保羅雙年展。1971年移居美國,胡奇中創作別具一格,在油畫顏料中加入細沙增加畫面立體感,並在西方藝術觀念裡融合東方美學。從早期富有東方美學氣息的抽象繪畫到後期如夢似幻,充滿詩意的人物及風景繪畫,胡奇中作品以線條柔美,色彩綺麗,情感豐富著稱。
陳庭詩 (1913-2002)
五月畫會重要成員,台灣現代藝術發展先驅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作品創作包括版畫、水墨、雕塑、書法等,被列名<二十世紀美術史>的亞洲藝術家(Art of the 20th century法國著名藝評家Ferrier著)。 作為中國近代版畫創作之開拓者之一,陳庭詩幼年失聰卻獨創“甘蔗板”製作版畫。作品中獨有的甘蔗板崩裂效果成為其標誌性個人語言風格。並將西方藝術觀念結合東方美學,呈現抽象與具象、傳統與現代密切交融的視覺語言。
顧福生 (1935 - )
五月畫會重要成員,台灣現代美術的代表人物之一。顧福生的創作忠於自我,以探索生命意義為主題,結合多元媒材,創作思想天馬行空。畫面中的人體多是變形,扭曲,拉長,構圖緊湊而富節奏感。作品充滿戲劇張力,感情充沛。對人性的苦悶,欲望,夢想及歡愉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