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畫廊隆重呈獻香港藝術史上舉足輕重的新水墨運動先鋒「一畫會」群展「水墨先鋒之一畫會」,展期自2019年1月11日至3月9日。「一畫會」成立於1971年,為時被視為香港繪畫藝術里程碑的「新水墨運動」之中,師承香港著名水墨藝術家呂壽琨(1919-1975)的革新思想。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當代藝術畫廊,世界畫廊成立於1974年,見證著七十年代香港本地藝術與本土藝術團體「一畫會」的銳意探索與蓬勃發展。為慶祝世界畫廊於2019年成立45週年之際,畫廊特別重新梳理與其成長於同一時代的先鋒畫會的發展脈絡,呈獻風格迥異的11位華人藝術家的標誌性水墨設色紙本作品,包括:周綠雲(1924-2011)、徐子雄(生於1936年)、靳埭強(生於1942年)、顧媚(生於1929年)、梁不言(生於1940年)、吳耀忠(1935-1987)、潘振華(生於1936年)、王勁生(生於1928年)、楊鷁翀(1921-1981)、梁巨廷(生於1945年),和王無邪(生於1936年)。
二十世紀,香港藝術文化在戰後受到現代化運動的影響,而繪畫亦受到西方現代藝術的衝擊。1960年代香港藝術身份的真正建立,其中重要一環起始於對東方藝術傳統的回歸。身處殖民地香港的華人藝術家在面對西方主導的現代藝術大潮,思索如何繼承及發展中國傳統藝術同時亦不與生活經驗脫節,繼而進一步探索及追尋本地藝術及自身的文化身份。水墨畫家呂壽琨認為本地華人必須先尋根,深入認識中國傳統的繪畫精神,再參考西方現代美術的多樣面貌,繼而發展自我的表現與創造。
香港藝術建構屬於本地特色及自我身份的轉捩點始於1970年代,「一畫會」便是在此時期由呂壽琨提倡的「新水墨運動」中極為活躍的畫會團體,該運動亦標誌着香港繪畫藝術史上極為重要的里程碑。二十世紀中期的香港藝術尚在起步探索階段,並未形成大量具規模的活動平台予本地藝術家雅聚討論。呂氏門人於1968年成立了「元道畫會」,並於1970年擴充為更具規模的「一畫會」,為本地藝術家提供交流契機,鼓勵藝術家形成自我的風格與獨特的嶄新面貌,於筆墨中揮灑各自的思想與情懷。本次於世界畫廊舉辦的「水墨先鋒之一畫會」將展出 「一畫會」成員在其最為之活躍的1970年至1985年之間所創作的經典作品。「一畫會」的第一屆會展於1971年10月在香港大會堂舉行。
「一畫會」的發展方向,一方面基於香港獨特的地理環境,融匯現代西方藝術思想,用水墨為媒介從事新的創作;另一方面則是回歸中國傳統,但在回歸之中亦突破舊有藩籬,旨在開創一個水墨畫的新時代。「一畫會」所推廣的「新水墨」精神對於香港藝術語言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突破固有傳統藝術形式的認知與限制,亦吸引了其他媒介藝術家以及來自不同創意範疇創作者的參與。參與「新水墨」的創作者不僅僅來自國畫流派,更有原本是西畫、雕塑、甚至是書法、設計和建築界的藝術家,賦予水墨新的內涵精神,構建香港現代藝術多元互通的包容特色。
「一畫會」中風格別樹一幟的主要藝術家包括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女性藝術家周綠雲。周氏個性鮮明,畫風獨創,造就了香港現代水墨發展上「最深邃和最富於時代心靈氣息的作品」。周綠雲吸納西方現代派中的超現實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的特色,並參照中國古代潑墨畫法和書法的線條和結構,同時追尋莊禪的哲思及意境。此次展出的《樹之八》與《印象之一》便體現著藝術家是如何以她敏銳易感的心靈結合嚴謹的筆墨功底,創造幽秘玄妙的精神世界與嶄新的視覺語言。
同時作為「水墨先鋒之一畫會」展覽亮點作品的亦包括吳耀忠的《山路》。吳耀忠的作品與他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他曾是一石礦場的董事,經常目睹爆石的情形,以及機械如何改變自然的面貌。吳耀忠受「新水墨」精神影響,運用中國山水畫的取景方法把風景納入畫中,但卻將所有景物變形為精細的圖形,用重疊手法重新安排到畫面之中,形成個人特有的繪畫語言。藝術家所構建的奇觀世界景象怪異,帶有現代科技式浪漫氣息的作品令他成為「一畫會」時期典型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