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 Chi-Tsung

Poems about Shadow - Interview by DFUN Magazine

堆疊轉換一首影的空間詩|藝術家吳季璁

 

觀看他的作品,彷彿穿越山水、沈浸於一首首由光影譜寫而成的詩當中;平靜內斂,卻又耐人尋味。許多看似當代的手法之下,只要在細細探究過後,便會發覺其中蘊藏的東西方傳統美學能量;他便是如此擅長以帶有新意的藝術形式,重新為我們展現其獨樹一幟的新美學風格。

 

「光是我們能看到世界的基礎,影則是體現、隱喻物質和現象的存在。」­­­-吳季璁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之後,到世界各地參與藝術駐村計畫的吳季璁,向來擅長發掘平凡物件的可能性,並從日常材料及生活現象出發進行創作;如今,他的作品涵蓋攝影、錄像、裝置、繪畫與舞台設計,持續以多種媒材讓人們得以從不同角度參與新媒體藝術的多變性。

 

對他而言,不預設媒材的使用類別,更能夠自由廣泛地跨越標籤進行實驗,讓每一件作品自然地發展到合適它的藝術形式,而這部分從他在創作媒材的使用脈絡中,便可略知一二。從小接受繪畫訓練的吳季璁,繪畫成為他早期最重要的藝術思考方式,後來因擔心技術性過強的訓練成為創作包袱,便改以「錄像」作為創作的主要媒介,持續為自身的藝術注入不同的能量與新意。

 

「繪畫、錄像、接著是(光影)裝置,再到攝影,可以說是從平面性的媒材,慢慢嘗試到動態的影像、時間性(Time-based)的媒體;當回到處理攝影的時候,反而讓我銜接回繪畫的思考方式,有點像是從新媒體的角度重新與繪畫、平面結合。」吳季璁補充說道。

 

多元媒材創作不設限

 

吳季璁除了透過不同媒材的使用經驗,展開自身的藝術創作思維之外,常駐於不同國家城市也是讓他持續獲得靈感的方式之一。目前,他將臺北視為工作的主要製作基地,但他在德國柏林、越南胡志明市也都設有工作室;「柏林在過去二十年來一直是世界各地藝術家最聚集與活躍的地方,能夠接觸到各種文化藝術的養分,並且擁有相對合理低廉的物價,柏林工作室對我來說像是個Lab(實驗室),令我能夠專注去思考和嘗試新的東西。越南則是我目前最感興趣的新興藝術世界,我很期待觀察一個新的藝術社群如何慢慢成形。」

 

融合東西方傳統與現當代藝術的形式,再轉換出充滿詩意的想像空間,同樣也是吳季璁的藝術創作範疇。在2006年完成的裝置作品《灰塵》上,便是以東方特有的空間觀和宇宙觀,引領觀者以超越身體侷限的視角去理解、想像外在世界。

 

他於螢幕前方架設一台攝影機,讓其正對投影機鏡頭的光源,並對焦在空間中央,拍攝訊號傳回至投影機中時,便形成一個光線和電子訊號的現場即時循環。當投影機前的一腳架遮斷射入攝影機的光線時,在適當的位置和角度下,空間中的灰塵粒子將會反射投影機的光線;如同月亮反射太陽,以此帶領著觀者將視角放到灰塵的世界,看到另外一層宇宙。

 

沈浸式的光影環境體驗

 

空間在光影的堆疊之下,擁有了不同以往的生命力;同時,參與作品的方式也從觀看,而開始擴展至身體經驗。在與藝術家陳淑強一起合作的《極光邊境》作品中,吳季璁搭建了一面約30米長、10米寬的螢幕,在一個比籃球場還要大的廢棄火車維修廠房,使用維修廠房既有的物件與設備進行搭設,營造一處獨特的沈浸式光影環境體驗。

 

此次作品最大的挑戰是,場內每個物件都非常巨大、非常重,每次搬動一個東西幾乎都需要十幾個人合力,或是動用重型器械,光是火車馬達的線圈就超過一人高,重量也超過一噸;後來使用堆高機時,反而因為承載過重而翹起來,最後只好十幾個人坐在堆高機上壓住機身,才能搬動線圈。儘管過程艱辛,但對吳季璁而言依然是滿載而歸的體驗,「這樣的尺度感可以把日常熟悉的物件放大到遠大於身體的尺度,令光影本身變成沈浸式的環境,不僅對布展有很大挑戰,在想像上也有很強的刺激。」

 

影賦予的光之意義

 

儘管經常能在吳季璁的作品當中看見光與影的微妙關係、感受光影變幻所帶來的感官衝擊,然而,他卻認為自身的創作並不侷限於光影,「影像」才是他始終真正感興趣的部分。「藉由影像能最容易地去談論觀看這件事,並記錄下觀看的方式、視角;而在處理影像及思考觀看本質的過程中,很直接地會處理到光,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最後,當問到自身是如何看待光影時,他更以一段話精闢說道,「『光』與『影』的關係有點像『虛』與『實』的差異;光是虛的,而影賦予了它意義、符號和想像的空間。」

January 15, 2021
321 
of 419